本報記者 曹溪
貴州貴陽,印刷廠危舊廠房改造提升為梧桐大道、自習室等開敞空間,提供舒適休閑體驗;山東威海,曾經環境雜亂的城市支路風貌煥新、業態升級,成為面朝大海的熱門打卡點;四川成都,橋下、地下等城市剩余空間,通過場景植入、功能疊加等成為“金角銀邊”……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公布了既有建筑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城市生態修復等8個大類41個案例,推廣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
據了解,41個城市更新案例詳細闡述了項目實施情況與成效,絕大多數列明了總投資額和投資比例。例如,江蘇省無錫市藍系列園區更新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合作共贏,民營企業100%自籌資金實施園區整體改造,通過“租金+物業+增值服務+收益分成”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實現產權人、運營者、政府管理方的合作共贏;貴州省貴陽市新華印刷廠危舊廠房提升改造項目,探索“政府+省級國企+社會運營商”“資產所有權+管理權+運營權”等有效路徑,確保項目資金穩定供應;重慶市江北區塔坪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探索物業模式新改革,將住宅、社區商業、市政道路、街區納入“大物業”范疇,引入物業服務公司打造“街區物業”模式。
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印發三批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和一批典型案例,近期印發了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推廣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下一步,要在一體化推進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工作上下功夫,有力、有序、有效實施城市更新重點任務,推動建立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并將編制“十五五”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印發城市更新規劃編制工作指南,完善城市設計管理制度,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完善金融、財稅、土地等支持政策。
據悉,2019年中央部署實施城市更新以來,全國已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28萬個,惠及1.2億群眾;加裝電梯超過13萬部,增設養老托育設施近8萬個;更新改造地下管網約50萬公里;打造口袋公園4萬多個,建設城市綠道12萬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發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中,不乏建筑裝飾企業參建的項目入選。
據記者了解,由德才股份參建的青島市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項目入選歷史文化傳承類案例,成為山東省本批次唯一入選歷史文化傳承類案例的城市更新項目。
城市不乏工業遺跡、老舊廠房,通過引入文化創意、入駐科創企業、改造商業場館,舊廠區煥發新活力,實現從“空間重構”到“動能轉換”的蛻變。老街老巷“修舊如舊”保留昔日印記,同時賦予文旅新內涵、消閑新業態,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創造出新的消費場景。此類更新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對城市“老物件”保護升級再利用,延續城市文化脈絡,為新興產業提供特色載體,實現歷史人文價值與創新發展價值有機結合。
在四方路項目實施過程中,德才股份聚焦歷史城區價值要素保護,按照原真性與可逆性的歷史建筑修復原則,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材料,立足全方位調研及科學分析結果,編制出針對每個建筑單體的價值要素手冊,并依據成冊數據科學制定修復方案,做好了保護與有機更新的統一,也為歷史建筑活化利用后產業導入提供載體和條件。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歷史文化傳承方面,德才股份擁有國家園林古建筑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始終遵守“修舊如故”和“微改造”的思路,建立健全傳統工藝與現代化科技相結合的施工體系,以“繡花”功夫在修繕過程中夠最大限度地保留建筑項目的特色格局和文化基因,主編參編了《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技術導則》《歷史建筑修繕技術導則》《古建筑及仿古建筑工程BIM技術應用標準》等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先后完成青島市中山路銀行群、四方路街區、圣心修道院等多個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工程。
與城市脈搏同頻共振,與城市發展共融共生。德才股份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既有建筑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老舊街區改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城市生態修復、歷史文化傳承等城市更新領域,提升城市品位,滿足群眾品質化、多元化需求,不斷釋放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城市更新,不是簡單的“除舊布新”,而是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城市發展潛能活力、提升城市安全韌性的系統工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城市低效用地再開發,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加強燃氣、給排水、熱力、地下管廊等建設和協同管理。簡言之,城市更新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又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更新關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重點抓好民生類、發展類、安全類項目。安全類項目中,今年再建設改造地下管線15萬公里以上,完成1000個排水防澇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和韌性。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