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總,工作很認真,對現場的進度了然于心。”“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白天在辦公室找不到他,深夜總能看到他辦公室燈火通明。”……這是認識楊通的人給他最多的評價。
十幾年如一日,始終以“認真做好自己的事”為座右銘,認真負責、勤奮務實,一路奮斗練就一身本領,他是中鐵建設華東公司杭州西站樞紐南區站城綜合體項目副經理楊通。
項目統籌的“推進者”
杭州西站樞紐南區站城綜合體項目是中國鐵建技術重難點工程,合同額約78.9億元,總建筑面積99.51萬平方米,共含5棟建筑單體和裙房,整體由四棟200米以上超高層環繞一棟80米高的“云門”組成,其中A塔樓建筑高度320米,被譽為杭州“金手指”,“云門”則被稱為杭州未來城市之門。
“云門”伴著杭州西站與云城而生,是杭州亞運會的配套保障工程,共14層,建筑面積9.67萬平方米,總用鋼量約3.5萬噸。“云門”連廊高度達17.65米,整體跨度約97米,總重量達萬余噸,相當于1.4座埃菲爾鐵塔。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克服施工工期緊、施工組織難度大等重重困難與挑戰,楊通和項目團隊一道,科學統籌策劃,優化施工組織,組織勞動競賽,最終實現項目優質高效履約。
項目團隊綜合對比分析施工質量、安全、工期等因素后,確定連廊采用“地面拼裝+整體提升”施工方案。在連廊地面拼裝過程中,現場采用6臺大型汽車吊定點全覆蓋安裝作業,2臺動臂塔吊不間斷供料,輔助充足數量的叉車、曲臂車等循環作業,近300名工人密切配合,日均消耗焊材3噸,日均安裝鋼結構330噸,最高峰安裝量達800噸。最終僅用時35天,順利完成萬噸連廊地面拼裝,隨后歷經18個小時連續奮戰,萬噸連廊順利提升到位,整體提升重量創下國內同類型連體結構提升紀錄。
復雜難題的“攻堅者”
“云門”主體結構順利完工后,楊通和項目團隊一起投入外立面幕墻安裝階段。“云門”整體造型復雜新穎,技術難點密集,在外立面設計上多采用圓角、曲線、轉角切割等手法,多數做法和工藝極具前沿性、首創性。除外立面幕墻的五千余塊玻璃外,施工難度最大,也是最出彩的“云洞”部位為雙層網殼結構幕墻,同樣由上萬塊三角形玻璃擬合成形。
“‘云洞’四周的上萬塊玻璃,每一塊的大小、形狀、角度均不相同,個個都是獨一無二的。”楊通說,“每一塊玻璃都有編號,就像我們的身份證號一樣。”
為了保障材料的有序供應,楊通組織人員,對材料、構件進場時間控制精準到天,采用“菜單式”制作、發運模式,嚴格控制材料“生產與使用”平衡,做到“構件不堆積,成本少積壓,施工更有序”,有效保障施工進度。
項目團隊優質高效地完成了“云門”主體結構、連廊整體提升、外立面亮相及塔樓主體結構封頂等重要節點目標,“云門”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團隊成長的“引路者”
“新鐵兵是企業的希望,企業的未來,要用心用情把他們培養好,只有年輕一代成長起來了,企業的明天才會更好。”作為一名項目領導班子,楊通始終將傳承視為己任。
“到施工現場,要將自身安全擺在首位,絕不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要帶著問題、目的、帶著思考去施工現場,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漫無目的地去現場。”……工作間歇,楊通總會把近兩年新入職的員工喊到一塊,語重心長地和大家進行交流。如何讓這些年輕人盡快成長起來,進一步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優勢,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師父總是叮囑我要勤思考、勤跑現場、勤提問、勤總結,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為項目建設貢獻綿薄之力。”楊通的徒弟梁聰說道。在楊通的指導下,他的徒弟們逐漸成長起來,成為能夠獨當一面項目管理中堅力量。
“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是楊通說得最多的話,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動地詮釋著這句話的深刻內涵,成為大家眼中值得信賴和學習的榜樣。(趙 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