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行業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石,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近日,山東湖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謙在接受專訪時,就土木行業的現狀、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進行了深入剖析。
目前,土木建造行業面臨著諸多棘手的挑戰。首先是在成本方面的壓力。建筑材料價格猶如過山車般起伏不定。以鋼材為例,受國際鐵礦石市場波動以及國內鋼鐵產能調控等因素影響,價格常常在短時間內大幅漲跌。近期,鐵礦石進口成本持續攀升,直接推動鋼材價格不斷上揚,這使得工程項目的材料采購預算頻頻告急。同時,人工成本也呈現出只漲不跌的態勢。相關數據顯示,近五年間,工程建造的人工成本平均漲幅超過30%,這無疑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另一個嚴峻挑戰來自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升,土木工程項目從規劃設計到施工運營的全流程,都被納入嚴格的環保監管體系。在施工過程中,揚塵、噪聲以及建筑垃圾處理等問題成為監管重點。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區域的項目施工,對揚塵控制標準近乎嚴苛。施工單位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購置專業降塵設備,如霧炮機、灑水車等,還需采取嚴密的防塵網覆蓋措施,這大大增加了項目的運營成本。
以城市中心商業區寫字樓建設為典型案例,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受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及國內產業政策影響,鋼材價格短期內大幅波動。同時,因項目對施工工藝和人員技術水平要求頗高,人工成本也是項目建設中的重要支出部分。不僅如此,因項目地處鬧市區,環保監管極為嚴格。施工方必須依照相關規定,投入大量資金購置諸如霧炮機、低噪聲施工設備等環保裝置,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揚塵與噪聲污染。這不僅增加了項目的直接資金投入,還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施工周期,進一步加劇項目的資金壓力。這一案例直觀且生動地反映出土木建造行業在成本管控和環境保護方面面臨的雙重挑戰。
面對這些困境,張謙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破局思路。在成本控制方面,他認為企業應強化供應鏈管理。一方面,積極與優質供應商構建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簽訂長期采購協議,鎖定關鍵材料價格,有效規避價格頻繁波動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以此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工程項目公司在建造中會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充分利用其三維可視化特性,這樣在項目前期就能精準發現設計與施工中的潛在問題,提前優化方案,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變更,從而縮短工期,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環保應對策略上,張謙表示:“綠色建造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施工過程中,企業應加大對環保設備的資金投入,采用先進的封閉式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減少運輸途中的遺撒;利用智能化揚塵監測系統,實時掌握施工現場揚塵情況。據了解,張謙帶領其公司團隊已率先將綠色建筑理念融入實踐,通過使用環保材料、優化能源使用等方式減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此外,張謙呼吁行業協會發揮更大作用,搭建企業間環保技術交流平臺,促進工程建造朝著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張謙認為,只要行業內各方攜手共進,土木行業定能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溫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