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眾多蘊含著豐富建筑文化資源的傳統村落。但隨著社會變遷,傳統村落建筑文化面臨流失風險,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對傳統村落建筑文化展開保護與傳承,促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至關重要。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村落建筑文化保護與傳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鄉村振興戰略強調保護傳統村落建筑,但在保護與傳承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過程中,由于多個方面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保護與傳承工作難以順利推進,使得傳統村落的建筑文化面臨損毀或消失的風險,威脅鄉村村落建筑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傳統村落迎來了發展機遇,但在保護與傳承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過程中,部分鄉村地區卻陷入“重開發、輕保護”的誤區。鄉村地區政府和開發者過于關注經濟效益,急于通過大規模改造推動旅游、商業開發等手段推動鄉村經濟增長,而忽視了鄉村傳統建筑文化的歷史價值和整體性保護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對傳統村落建筑大拆大建,影響建筑文化的存續。
國家對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然而,當前法律制度仍存在不夠完善的問題,即法律條文較為宏觀,缺乏針對傳統建筑保護的具體實施標準,導致實際保護工作存在諸多漏洞,影響了保護效果。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導致鄉村管理者在實施保護與傳承相關措施時,保護工作存在隨意性甚至錯誤性,給傳統建筑帶來毀滅性破壞。例如在修繕傳統鄉村建筑時,未能遵循科學的保護原則,盲目采用現代建筑材料,破壞了原有建筑的結構和風貌。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路徑
鄉村振興背景下,政府及相關部門發揮主導作用能夠更好地保護與傳承傳統村落建筑文化。政府及相關部門需要制定明確的傳統村落建筑保護規定,即鄉村地區管理者在開發、修繕傳統村落建筑的過程中,需要遵守傳統村落建筑的修繕標準,明確隨意拆除、改建或使用不當材料破壞傳統村落建筑是違法行為,如此能夠顯著降低鄉村地區“重開發、輕保護”的行為,對于保護與傳承傳統村落建筑文化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要針對保護與傳承傳統村落建筑文化,設置專項資金,用以修復傳統村落建筑,并助力其發揮最大作用。
健全法律體系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對保護與傳承傳統村落建筑文化意義重大。進一步細化法律法規,明確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標準,并確保法律條文具有可操作性,建立起嚴密的法治保護網。同時,要完善追責機制,嚴懲破壞傳統建筑行為。例如在對傳統村落建筑進行改造和修繕時,以明確的標準與規范作為指導,避免過度商業化開發或不當改造,保證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有法可依、有序推進。
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是一個涉及多領域的復雜系統工程,即不僅需要建筑修繕、文化傳承等具體實踐,還需要與周邊環境的協調相輔相成。基于此,充分發揮專業力量的指導作用尤為重要。可以通過邀請建筑學、文物保護、文化研究等領域的專家擔任顧問,深度參與規劃和決策過程,為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傳承提供科學合理的修繕方案。如此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拆建或不當翻新等誤區,以更有效地保護傳統建筑的風貌完整性、結構安全性以及文化價值的延續性。
結語
傳統村落建筑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也體現著地方獨特的文化特色,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關注傳統建筑的保護與傳承。但其保護與傳承存在重視開發而忽略保護、法律制度不夠完善以及缺乏專業技術指導的問題。為此,本文提出發揮有關部門的主導作用、完善相關法律以及邀請專家對傳統村落建筑的保護與傳承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的相關措施,以期助力傳統村落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作者鄧冉系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副教授;本文系海南科技職業大學校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立項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HKSZ2024-24)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