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傳統建筑文化,增強高校思政教育實效
建筑不僅是凝固的歷史,也是文化的象征,承載著民族智慧和精神內涵,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物質映射。在新時代教育體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根鑄魂”,而傳統建筑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和人文精神,通過深入挖掘傳統建筑文化,可深化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動有效,發揮深遠的育人作用。深入挖掘傳統建筑文化可增強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意義重大。
一、深入挖掘傳統建筑文化資源,豐富思政教育內容
體現了建筑技術、藝術和科學發展水平的傳統建筑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信息,文化價值和教育意義不言而喻。因此,高等院校深入挖掘傳統建筑文化,并將其納入思政教育當中,教師在深入挖掘傳統建筑文化的內容后,可以保證學生在接受故宮、頤和園等傳統建筑文化的熏陶后,深入感受中國古代建筑的獨特魅力,理解其中蘊含的歷史智慧、工匠精神和人文思想,隨即深化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隨即實現增強思政教育實效的目的。除此之外,建筑規范文化包括保障建筑活動有序進行的建筑管理的規章制度、政策法規等內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將建筑規范文化作為思政教育的生動素材納入課堂教學當中,引導學生理解法治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隨即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動、深入,從而提升其教育實效。
二、將傳統建筑文化元素融入校園文化,營造深厚的校園氛圍
傳遞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校園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深入挖掘傳統建筑文化并將其融入校園文化,可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傳授傳統建筑文化中蘊含的價值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具體而言,可將傳統建筑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的教學樓、學生宿舍等公共區域建設中,不斷增強校園文化氛圍的深度和歷史感,發揮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的潛移默化作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開展,增強思政教學的育人效果。
結語
傳統建筑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維、人本精神和建筑理念等元素,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具有突出的教育價值。深入挖掘傳統建筑文化,能豐富思政教育內容,即促使思政教育具備文化價值后,助力其更好的發揮其教育意義。除此之外,將傳統建筑文化融入高校的校園文化當中,可營造積極的校園氛圍,實現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目的。
(作者孫波系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