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10日,記者獲悉,中國成都彭州市龍興寺區域城市更新項目,榮獲被譽為“建筑界奧斯卡”的Architizer A+Awards大眾評選獎。
層疊的坡屋頂、輕盈的“玻璃盒子”、錯落的空中步道、開闊的靜水面與遠處的龍門山脈共同構成了一幅傳統氣息與現代氣息并存的“川西畫卷”,這座曾以低洼棚戶聞名的老城區,如今登上了世界建筑舞臺的中央。
站在今日的龍興寺片區,很難想象這里曾經的模樣。2023年開放日展示的數據顯示,這里曾有1080余戶低洼棚戶,房屋老舊破損、環境雜亂,基礎設施嚴重缺失。
“先有龍興寺,后有彭州城”。龍興寺區域作為彭州老城核心,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區域內桂花街、延秀街和龍興街等歷史老街曾是彭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區域,但整體條件已嚴重破敗。2018年起,在政府主導下,北京建院設計團隊擔綱重任,啟動龍興寺區域城市更新項目。項目總占地面積約82萬平方米,核心區14萬平方米,涵蓋商業、文化、酒店、住宅等多種功能。設計團隊創造性地提出“城市建筑化”理念,從中國傳統城市空間中提取三個核心意象:“十方叢林”“坡屋頂”和“天際線”,賦予這片古老土地新生。
以千年古剎龍興寺為中心,重構區域肌理:北面布置博物館作為“靠山”,南面打造開闊前廣場,東面改造廢棄工廠為綠地,西面引人民渠之水形成1.5公里長的靈動水系,貫穿整個核心區。
設計師精心打造層疊的坡屋頂景觀,采用當地青瓦樣式,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1.5公里長的空中步道系統。人們行走其間,目之所及皆是傳統青瓦屋頂,感受川西建筑的獨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龍興老街自清代存在,設計團隊將其路面整體下沉3米,用收集來的老石板重鋪,保留歷史痕跡;核心區中心打造40米寬的開闊水面,營造出“步移景異”的傳統園林意境。
此外,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同時,項目大膽運用前沿技術。比如,采用天樞指揮中心系統,應用包括智慧AI慧眼在內的84項智能化設備,實現對施工現場的全面掌控。還創新應用仿古裝配式鋼結構施工技術、BIM輔助機電安裝技術、大跨度雙曲景觀橋梁虛擬預拼裝技術等5項創新技術,讓古建筑煥發新生。
真正的城市更新不僅是建筑改造,更是生活場景的復興。在曲水長廊上,設計師專門為彭州老人設置了活動空間,坡道安裝溫暖防滑的木質扶手,讓這里成為曬太陽、下棋的溫馨場所。桂花街恢復為美食一條街,增加支動線連接主商業流線,讓原來的居民繼續在這里生活、購物,保留濃郁的“煙火氣”。(謝川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