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26日,由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接的合肥西站站房建設工地,經過連續8個小時的緊張作業,重約3100噸屋蓋鋼結構在超大型構件計算機液壓同步提升系統控制下,精準提升至設計標高,站房東區與西區屋蓋鋼結構在41.138米高空成功對接,標志著合肥西站東側站房正式進入金屬屋面施工階段,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合肥西站是合肥鐵路樞紐第二大客站,站房屋蓋采用正交空間管桁架結構,東西向長280米,南北向面寬200米,面積56000平方米,總重量約6915噸,站房分兩期建設施工,其中一期西側站房屋面已于2024年2月封頂。本次提升的是東側站房鋼桁架結構,尺寸為長200米×寬126米,南北向結構最大跨度達到74米,提升高度達到18.3米,具有跨度大、噸位重、雙曲向結構拼裝控制難、施工環境復雜、安全風險高等特點。
為了解決超大、超重屋蓋鋼結構施工難題,項目建設管理機構合肥樞紐指揮部協同中鐵建工集團、鐵四院、同濟設計院、上海華東監理等參建單位,研究制定“分區分塊樓面拼裝+整體提升”的施工方案,研發大體積鋼桁架二次合攏變形控制施工技術,采用自動化焊接機器人,焊縫實名制管理等,利用超大型構件計算機液壓同步提升系統控制6組泵站和46個提升吊點進行整體提升,實現毫米級精準控制,同時采用全站儀、應力應變監測儀、傳感器等數智化設備實時采集28個點位246個數據,用于監控每一個吊點的載荷變化情況,保障每一個鋼構件受力安全可控,實現“步調一致”同步提升。
合肥西站采用線上式+線側式綜合站房站型設計,以“大湖云帆·科技方舟”為設計理念,建筑形態采用流動的水平線條與干凈利落的豎向線條相結合,新穎的設計手法既反映了新一代鐵路客站“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的時代要求,又體現了合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精神。
據了解,合肥西站是京港(臺)高鐵通道上的主要客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車站總規模為8臺18線,站房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集鐵路客運、城市軌道交通、公交、綜合物流、商業、酒店、辦公等功能為一體,是新一代“城市客廳”。
合肥西站建成運營后,將成為合肥鐵路樞紐三大客站之一,銜接京港高鐵合安段和商合段、合杭高鐵、合新高鐵、滬漢蓉鐵路等線路,填補合肥西片區大型鐵路樞紐的空白,對于完善提升合肥鐵路樞紐布局和整體能力,促進合肥都市圈提質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王雪帆)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