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對環境保護愈發重視的當下,港口作為重要的物流樞紐,其運營過程中的污染問題亟待解決。船舶靠港期間,燃油輔機發電產生的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顆粒物等污染物,嚴重影響著港口周邊的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岸電系統作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逐漸成為港口建筑工程防污染設計的關鍵要素。
岸電系統,即船舶靠港期間,停止使用船上發電機電源,改用港區碼頭上的岸電通過電纜為船舶設備供電的系統。它主要由岸上供電系統、船岸連接設備和船舶受電系統三部分構成。這一系統的應用,能從源頭上減少船舶靠港時的污染物排放,實現 “零油耗”,大幅降低碳排放,對改善港口及周邊地區的環境質量意義重大。
在港口建筑工程中,岸電系統的防污染設計存在諸多關鍵問題。首先是電壓與頻率適配問題。我國電網頻率通常為 50Hz,而多數海洋集裝箱船舶供電采用 60Hz 頻率,且船舶用電設備對電力質量要求極高。大功率變頻裝置處理后的三相電源波形,可能會損壞船舶用電設備,這使得船舶對經過變頻處理的電源接受度較低,同時也增加了岸電改造的投資成本。
其次是岸電設施的布局與建設問題。碼頭工程項目單位需按要求同步設計、建設岸電設施,已建成碼頭則要逐步實施改造。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各港口情況復雜,岸電設施的布局難以做到科學合理。部分港口岸電設施建設滯后,泊位覆蓋率低,無法滿足船舶靠港使用岸電的需求。例如,粵港澳大灣區部分港口岸電使用率低,香港港因碼頭設施建設久遠,目前尚無泊位完成岸電配套建設;其他一些港口如惠州港、東莞港等,岸電配套建設也較為滯后,岸點泊位覆蓋率普遍不到 50%。
再者,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碼頭岸電設施投入使用前,需按相關標準組織檢測,高壓岸電設施更要經具備相應能力的專業機構檢測。船舶、港口經營人、岸電供電企業等相關單位,在安全責任劃分、建立制度和操作規程、應急處置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安全漏洞,都可能引發嚴重事故,不僅危及人員生命安全,還可能導致環境污染。
為解決這些關鍵問題,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技術研發上,應加大對變頻技術的研究投入,提高電源質量,降低對船舶用電設備的損害風險。在設施建設方面,港口管理部門要結合港口實際運營情況,科學規劃岸電設施布局,加快建設進度,提高岸電泊位覆蓋率。同時,要強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監管機制,確保岸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岸電系統在港口建筑工程防污染設計中占據核心地位。只有妥善解決電壓與頻率適配、設施布局與建設、安全保障等關鍵問題,才能充分發揮岸電系統的優勢,助力港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力量。(作者黃蔚 作者單位江西南昌船艇修理所)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