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州市住建局深入持續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水平同步提升,今年泰州市被列為國家節水型城市。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編制《泰州市城市節約用水規劃(2019-2035)》《泰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從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角度出發,分析不同行業的用水效率和節水潛力,完善節水的管理、技術和保障措施,明確節水工作的重點和方向。
二是推廣節水器具。制定出臺非節水型用水器具更新、改造的措施辦法,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產品、設備,公共建筑全面采用節水器具,鼓勵居民家庭選用節水器具。目前,全市省節水型企業達達60家,覆蓋率達38.05%;省節水型單位48家,覆蓋率達38.43%;省節水型居民小區48個,覆蓋率達10.6%。
三是控制管網漏損。統籌各區推進老舊供水管網改造、違章用水稽查、管道漏點修復等工作。利用地下管線信息系統開展巡檢、搶修,加裝10臺高端電磁流量計提高漏損評估水平,根據管網漏損控制計劃逐步實施老舊管網改造。2018年、2019年市區完成供水老舊管網改造27.7公里,完成投資2824.7萬元,修正后供水管網漏損率分別約為4.79%、4.44%。
四是加強治污控污。依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扎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2016至2019年,市區共完成32條黑臭水體整治,2019年底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與此同時,大力推進小區雨污分流改造,2019年市區完成小區雨污分流改造46個,今年市區計劃實施小區雨污分流改造51個。
五是規范資源管理。制定并落實運用價格杠桿鼓勵再生水生產使用政策,目前市區再生水利用總規模為8.5萬m3/日,2018年和2019年再生水利用量分別為2198萬m3、2583萬m3。按照“少采優用”的原則,強化地下水水質、水位監測,以行政許可的方式嚴控地下水取用,維護地下水資源管理的正常秩序。
六是推進海綿技改。制定和落實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和相關技術導則,先后建成沿江濕地走廊、“雙水繞城”景觀廊道、天祿湖公園等大型海綿體,在市政道路、公共建筑、地塊開發建設中廣泛應用低影響開發技術。截至今年7月,全市建成區范圍內海綿技術應用面積達27.63平方公里。(來源:泰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